來源:中國環境、生態環境部、網絡等,整理環保水圈
作為水污染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線,污水處理廠原本是提高水環境質量的治污單位。但從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通報的案例來看,多個省份多家污水處理廠出現“翻車”情況。那么,污水廠日常運行,需要關注這些細節,巡查要點有哪些?下面隨綠日環境一起來了解一下:
1、預處理段細節要點
在預處理段問題主要集中在:設備損壞;生物暴露風險高;懸浮物去除率低;環境條件惡劣。
粗格柵運行需要注意:柵渣掉落;底部鏈輪堵塞;主動鏈輪起到保護格柵整體作用;及時更換兩側橡膠擋板。
細格柵運行需要注意:格柵耙齒損毀;運行軌道磨損、轉動軸拉彎;柵渣處理;連續運行。
精細格柵運行需要注意:定期沖洗柵渣;高壓水沖洗;配置加壓泵、儲水罐;兩側擋板設置相應高度。
水泵檢修需要重點關注:密封;葉輪;電纜;導軌。
曝氣沉砂池的運行要注意:曝氣量的控制;出砂廊道的清潔;統計砂水分離器的運行分砂情況。
旋流沉砂池的運行要注意:提砂系統功能的良好發揮;檢查攪拌葉輪的速度;統計砂水分離器的運行出砂情況。
預處理段需要注意的工藝細節:浮渣的有效去除;污水提升效能的良好發揮;除砂作用的保證;細節化的管理提升工藝效果;良好的工藝效果在運行細節中的體現。
2、生物處理段細節要點
正常活性污泥的感官表現:視覺,土黃色/褐黃;嗅覺,土腥味;結構,片狀;泡沫,易碎。
日常活性污泥巡檢需要注意:活性污泥的曝氣;活性污泥的曝氣;活性污泥的泡沫。
活性污泥取樣時要注意:取樣設備;取樣位置;取樣防護;樣品時間;滿瓶取樣。
活性污泥沉降比要重點觀察:沉降過程;泥水分界線;上清液;沉淀污泥密實程度。
活性污泥沉降比異常情況:懸浮絮體多;不沉降;上清液模糊。
生物池曝氣正常情況下的感官感受:表面氣泡均勻、無泉突和水面靜止;泡沫無明顯堆積;末端氣味為活性污泥氣味,無污水味。
生物池推流攪拌管理要注意:推流效果的觀察;推流器振動的檢查;及時檢修損壞的推流器;電纜和推進器同時放置。
生物池內回流管理要注意:脫氮功能;內回流泵;內回流與進水水量比例;溶解氧的控制。
生物池外回流巡檢要檢查:檢查運行電流、電壓、水泵導軌的震動等是否正常工作;檢查外回流污泥是否與進水均勻混合;檢查混合液泥水分離構筑物,泵房泥位、液位等。
二沉池巡檢要注意:表面飄泥情況;出水懸浮物情況;回流污泥情況;浮渣擋板情況;浮渣井情況。
3、深度處理段細節要點
影響混凝效果的因素:進水水質;藥劑質量;設備管理。
高效沉淀池易發生的問題:污泥松散上浮;容易滋生綠藻;產生污泥死角,導致污泥上浮;容易出現斜管塌陷。
過濾的類型有:采用填充濾料過濾的V型和D型濾池;采用濾布的濾布濾池;采用膜分離的超濾膜濾池;采用流態化濾床的活性砂過濾;帶有反硝化功能的反硝化深床濾池。
常采用的消毒方式:紫外線消毒;氯族消毒;臭氧消毒。
4、污泥處理段細節要點
污泥處理中的各類型污泥含水率:初沉池污泥:95~99%;生化剩余污泥:99%;深度化學污泥:95~99%;泥餅:60~80%。
PAM在配藥過程中要注意:藥粉灑落;水、藥配比;熟化觀測;藥效周期。
污泥投配泵管理要注意:避免空載;砂粒去除;切割機配套;及時清洗。
污泥車間需要進行生產統計的內容:藥耗數據;生產指標,每日進泥量、泥餅量、前后含水率變化;指標統計,運行數據;生產指導,進出水水質變化、生物池過程參數變化。
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