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水圈
氮、磷等營養元素不足:氮、磷等營養元素對微生物的生長也具有重要作用。若進水中氮、磷等元素不足,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進而使污泥發白。
絲狀菌或固著型纖毛蟲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會大量繁殖,導致污泥結構松散,顏色變白。
絲狀菌大量繁殖:絲狀菌具有較長的菌絲,容易纏繞成團,使污泥結構變得松散。當絲狀菌大量繁殖時,污泥顏色會逐漸變白。
固著型纖毛蟲大量繁殖:固著型纖毛蟲在污泥表面形成生物膜,使污泥失去原有結構,導致顏色變白。
菌膠團生長不良
菌膠團是污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附、降解污染物的作用。若菌膠團生長不良,會導致污泥顏色發白。原因如下:
菌膠團數量減少:菌膠團數量減少,使污泥失去吸附、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從而導致顏色變白。
菌膠團結構松散:菌膠團結構松散,使其吸附、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導致污泥顏色發白。
pH值對污泥的生長有很大影響。當pH值高或過低時,會引起絲狀菌大量生長,導致污泥松散,體積偏大,顏色發白。具體原因如下:
pH值過高:當pH值超過9時,絲狀菌大量繁殖,污泥結構松散,顏色變白。
pH值過低:當pH值低于5時,微生物生長受到抑制,菌膠團數量減少,污泥顏色發白。
解決方法為按營養配比調整進水負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數日污泥顏色可以恢復;調整進水pH值,保持曝氣池pH值在6-8之間,長期保持pH值范圍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