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保水圈
污泥沉降差的原因
1、營養不均衡,C,N,P比例失調,導致絮體顆粒小,不易沉降;
2、發生絲狀菌污泥膨脹,鏡檢發現大量絲狀菌;
3、發生非絲狀菌污泥膨脹,主要是溶解氧偏低;
4、有機負荷高,污泥活性增強,使分散細菌增加,導致游離細菌和小型原生動物過量繁殖,造成污泥沉降性下降;
5、污泥老化或過度曝氣,上清液出現不沉降的菌膠團。
污泥沉降差改進措施
1、投加一定的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保持充足的營養;
2、適當調整曝氣量,減少絲狀菌;
3、穩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4、查找原因,觀察是否細菌中毒或營養不良;
5、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盡量使水質均勻,保持污泥活性。
總之,要改善污泥沉降性,一方面保證穩定的曝氣,使溶解氧含量穩定;另一方面,生化池保持污泥活性和PH值要盡量大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