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環保產業
2023年11月,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高明分局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高明區某公司存在非法收集處理工業固體廢物情況。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公司涉嫌非法收集、處置危險廢物以及食品污泥、自來水廠污泥、玻璃制品企業污泥等一般工業固廢,并將部分危險廢物非法銷售給個人,最終傾倒至外環境。該公司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污染環境罪,高明分局于2024年1月將該案移交公安分局立案偵查。
案發后,高明分局立即責令該公司停止生產活動,防止污染進一步擴大,并對該公司現場堆放和傾倒至外環境的污泥進行全覆蓋鑒別,同步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同時委托有資質單位對涉案危險廢物進行清理暫存,切實消除環境影響。根據“保護優先、損害擔責”原則,高明分局通過普法震懾、約談督促、會同公安部門聯合執法三管齊下的方式,敦促14家涉案的上游企業(中介)履行污染防治責任,主動清理現場堆放的固體廢物,徹底消除環境安全隱患。
為進一步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相關要求,高明分局組織涉案企業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同時邀請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參加磋商會議,就生態損害鑒定評估、生態損害金額、相關法律法規及程序等進行普法和討論。涉案企業深刻認識到違法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愿意主動承擔責任,最終通過磋商達成賠償協議,簽訂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并按協議要求按時支付了300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
本案是高明分局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又一成功實踐,體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通過高效磋商,由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企業負責賠償修復費用,既壓實了違法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又確保了生態環境得到及時修復,也對同類違法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三十七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對受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外,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受托方承擔連帶責任。
第七十九條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不得擅自傾倒、堆放。
第八十條 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取得許可證。許可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禁止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 【污染環境罪】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生態環境能夠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承擔修復責任。侵權人在期限內未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進行修復,所需費用由侵權人負擔。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下列損失和費用:
(一)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
(二)生態環境功能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
(三)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等費用;
(四)清除污染、修復生態環境費用;
(五)防止損害的發生和擴大所支出的合理費用。